​“云边协同”,为智慧城轨带来新变革

发布时间:2022-08-15分类:行业动态来源:头条资讯
【轨道交通网-RTAI 智慧城轨网-城市轨道交通门户网站讯】

      随着智慧城轨向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细节问题或需求逐步显现。比如,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各个业务系统烟囱式建立导致资源分散,推高建设和运维成本。再比如,城轨业务系统需要越来越大量的数据接入、更高的计算算力辅助、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为此,基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建设纲要》中提出的智慧城轨1-8-1-1蓝图架构,城轨领域企业依托自身对于城轨行业痛点的理解和优势领域,从不同角度切入,展开新产品和新解决方案的研发。

     作为自动化与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全球供应商,和利时始终走在城轨领域的前沿。基于在城轨行业20多年的深耕积累,面对新技术、新需求和新趋势,和利时瞄准行业痛点以及需求,充分整合自身优势,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智慧城轨的创新性解决方案,比如中心级城轨PAAS与大数据平台、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端边云三层分布式架构以及站段级边缘计算平台。

     在10月9日-11日举行的2021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上,和利时的重拳产品悉数亮相。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边缘智能控制器及边缘智能一体机这两款新产品更是成为展会期间的一大亮点,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驻足参观和点赞。

     此次展览会期间,RT轨道交通与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智能城轨产品部经理刘小树进行了访谈,深度交流了和利时推出的新产品、新解决方案,以及公司在智慧城轨的全新布局。

聚焦安全,助力城轨实现降本增效

    与消费网络截然不同,城轨网络对于安全性、实时性、站段级边缘自治等领域有着独特的要求,须在站段级接入与处理大量的数据与业务应用。基于此,结合多年的经验研究,以及对于边缘云作为城轨云与大数据平台中非常核心的组成部分的定位认知,和利时发布了适用于城轨行业的边缘智能一体机与边缘智能控制器两款产品。其主要特点有:

  • 泛在物联接入:支持Profibs\CIP\Modbus\IEC 103-104\OPC\MQTT等80多种通用与私有的工业现场总线接入,支持无线接入。支持10KHZ的高频数据采集,适用于各种智能化场景应用。

  • 车站的综合承载底座:通过计算/网络/存储/安全虚拟化,实现各专业的资源共享。

  • 边缘自治:增强边缘侧自治与自愈能力,系统整体运行安全高效,运行不依托于中心云。

  • 云边协同:与中心云统一实现管理协同、数据协同、服务协同、资源协同。

  • 内生安全:内置可信计算、防火墙、数据加密与审计功能。

从应用场景而言,边缘计算适用于车站级系统的综合承载。据刘小树介绍,目前,边缘计算平台正在北京地铁实现示范应用,并在深圳、呼和浩特等城市推广应用。


边缘计算平台具体的应用案例

     而边缘智能控制器侧重应用于实时控制与诊断系统,适用基于工业现场总线的高频与低频数据采集、无线物联接入、实时工业控制、智能诊断等。比如,可以通过将边缘智能控制器虚拟成多套独立的控制系统,分别用于BAS设备监控、节能优化控制,以及站台门诊断、蓄电池诊断等智能诊断场景。

    在此基础上,刘小树表示:和利时可以提供硬件与软件开发平台,各厂家基于平台开发相应的优化控制与智能诊断应用。

    边缘智能一体机与边缘智能控制器两款产品犹如一部智能手机,可以承载多种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智慧能源管理,还能降低设备机房的用地和建设成本,真正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发力智慧城轨,推动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

    智慧城轨是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利时紧跟行业趋势,在智慧城轨方面做了诸多的研究,从平台生态、运营管理和运营生产等不同层面,研发了系列智慧城轨解决方案。而针对和利时在智慧城轨领域发力点的探讨,刘小树总结为1-2-3-4。

  • 1——构建1个生态圈:以开放态度,实现联合竞争和共同发展;

  • 2——打造2个平台:中心级城轨PAAS与大数据平台,站段级边缘计算平台;

  • 3——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端边云3层分布式架构;

  • 4——赋能4类智能应用:智慧车站、智能运维、智慧能源、智能技术装备。

简而言之,和利时基于在智慧城轨的发力和发展,将实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技术创新方面,和利时基于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构建的端-边-云三层架构,更为适应城轨的中心集中管理与大数据处理,车站级分散边缘自治的特点;通过和利时自主研发的中心PAAS与大数据平台,可实现线路与线网级大数据的处理与持续进化,使城轨各业务系统具备主动进化特性,同时构建站段级的边缘计算平台,实现大量物联数据在车站级就地处理,减少硬件设备分散重复建设,降低骨干网与中心资源负担,提高安全性。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各方基于共同的标准打造城轨云边软硬件平台,平台提供公共的软硬件资源,各业务系统专注业务增值应用开发,共同打造城轨平台经济商业模式,加速绿色、经济、安全、可持续的智能城轨发展,共享成果。

展望未来,构建城轨新生态

     当然,智慧城轨建设是一个漫长而持续不断优化的过程,面向未来,智慧城轨建设将更注重运营、管理和服务上的高质量创新。

     刘小树表示:我们希望多与业主、专家和行业伙伴保持沟通和合作,聆听需求和意见,与业界同仁携手共同打造适用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于用户,服务于智慧城轨的发展。

     在此次展览会期间,和利时作为呼和浩特地铁的重要合作伙伴,应邀参加呼和浩特城轨联合创新实验室战略签约仪式,联合呼和浩特地铁、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设等十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利时将与各行业生态伙伴共同联合创新,开展城轨云2.0解决方案的孵化与构建。

     作为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和利时也将坚守智慧城轨生态专业建设者的角色,基于云边协同的坚实底座,全面助力城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推动智慧城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科技创新成就更美好的城市出行体验。

分享:

相关文章

未标题-1-01.png

RTAI 智慧城轨网  © 2021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苏ICP备20210343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