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8-11分类:行业动态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轨道交通网-RTAI 智慧城轨网-城市轨道交通门户网站讯】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宁政办发〔2021〕5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9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9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

前??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的坚实保障。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分析了综合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宁夏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和保障举措,是今后五年宁夏推动交通运输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支撑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要保障。

一、规划基础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自治区主动融入国家综合交通运输格局,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基础设施网络、对外通道拓展、智慧绿色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是宁夏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的重大跃升,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

1.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

铁路建设步入快车道。包头至银川、中卫至兰州、银川至西安等高速铁路纳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规划,宁夏融入“一带一路”、服务全国的路网能力不断提升。银川至西安高速铁路、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正式融入国家高铁网,中卫至兰州、包银高铁宁夏段加快建设,包银高铁内蒙段、中卫至平凉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645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17公里。铁路网密度、电气化率分别达到2.5公里/百平方公里和83%。

公路通达能力持续增强。京藏高速“四改八”扩建工程、银百高速等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946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全区“三环四纵六横”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改造提升国省道1700公里,国道、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分别达到95.8%、41.5%。兵沟、滨河、永宁、叶盛、红崖子等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境内公路黄河大桥达到17座。新改建农村公路近8000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达到2.85万公里。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98%,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原州区、红寺堡区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3.69万公里,较“十二五”增长了11%,公路网密度55.6公里/百平方公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机场建设取得新突破。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完成三期扩建,航站楼面积达到12.9万平方米,飞行区等级提升至4E级。银川机场旅客吞吐量连续四年每年净增百万人次,跨入千万量级大型机场行列,旅客吞吐量已超过设计能力,固原、中卫机场旅客吞吐量较2015年分别增长6倍和3倍。

综合交通枢纽逐步完善。银川国际航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投用,实现了民航与高铁的无缝衔接,成为我区第一个集航空、高铁、公共汽车、出租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现代化、立体化大型综合枢纽。银川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一期)建成,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吴忠、中卫建成以高铁为中心的综合客运枢纽,实现与道路客运、城市公交等有效换乘。同心、红寺堡等客运站建成投用,方便城乡居民出行。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和石嘴山保税物流中心(B型)基本建成,公铁联运设施水平和供给能力明显提升。

表 宁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指标

单位

2015

2020

5年增长

绝对值

年均增长

铁路运营里程

公里

1131

1645

514

7.8%

铁路复线率

%

17.8

33.84

16.04

13.7%

公路通车里程

公里

33240

36901

3661

2.1%

高速公路

公里

1527

1946

419

5.0%

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例

%

79

95.8

16.8

4.0%

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比例

%

16

41

25

11%

农村公路

公里

26141

28490

2349

1.7%

运输机场

3

3

-

-

2.对外运输通道不断强化。

陆路通道加快建设。持续强化对外运输通道建设,京藏走廊、西部陆海走廊和福银通道区内段畅达度进一步提升。福银通道在我区形成“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双高格局,增强了我区与京津冀—成渝主轴、大陆桥通道的快速联通。京藏“四改八”扩建工程完成和青银高速公路改扩建,进一步提升京藏走廊在我区的对外联通水平。银百高速公路建成、银昆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强化了西部陆海走廊在我区的通行能力。打通高速公路省际出口12个,持续提升陆路通道通行能力,增强与关中平原、呼包鄂榆、兰州—西宁等周边城市群的经贸往来。

空中通道稳步发展。坚持增点拓网、中转衔接、快速集散、支撑开放的发展思路。积极拓展国内航线,支持国际空中运输发展。银川机场新开29条航线,新增11个通航点,与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实现直航,建成4条空中快线和10条准快线,航线网络基本覆盖国内大中型城市;开通迪拜、新加坡、大阪、芽庄等11条国际航线;银川至西安全货运航线实现常态化运营;银川机场驻场运力达到18架。

3.运输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公交优先深入人心。大力推进城市公交系统建设。银川市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实现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100%、公交车辆进场率100%。银川都市圈“一卡通”实现全国联网,积极推行定制公交、城际公交、社区巴士等服务模式,满足了商务、购物、游玩等多样化出行需求,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明显提升。

农村客运成效显著。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客车,乡镇通公交率达到56.5%。积极引导农村客运转型升级,推行车辆“一定三不定”(定区域,不定线路、班次、站点)的运行模式,充分给予企业经营自主权,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积极探索“互联网+农村客运”等需求响应型服务模式,提供点对点精准出行服务。

物流配送有序发展。全区已通快递建制村达1333个,快递服务进村覆盖率60%,建成村快递服务网点992个,快递进村设点覆盖率43%,全区建成城市末端公共服务站1757个,快递服务网点标准化率保持100%。开通高铁快递,实现公路、航空和铁路运输立体组网模式。引导邮政、快递企业拓展产业链,开发葡萄酒、牛羊肉、奶制品等专业供应链配送模式,物流与重点产业深入融合。

4.绿色智慧水平持续提高。

交通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实施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支持煤炭开采企业、大宗物资物流企业及大型物流园区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不断降低公路运输强度,2020年公路客、货运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比重较2015年分别下降13.7%和6.7%。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领域应用,截至2020年底,全区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38.3%,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超过50%。

运输组织模式进一步完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网络货运等先进运输组织形式,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新老业态融合加快发展,推进网络货运管理和网约车合规化进程,严格认定各地网约车线上服务能力资格和网络货运平台资格等,推进“互联网+交通”“交通旅游融合”等创新型服务模式,积极创建“宁夏出行”“全微通”等运输服务品牌。

智慧交通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宁夏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网平台,积极发展宁夏冷链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推动公路基础设施运行监测与出行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建设智能化交通管控平台,强化城市交通设施智能化管理,科学配置信号控制,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

(二)主要问题。

我区综合交通运输仍然存在一些发展短板,区域、城乡、城市交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

1.综合交通网络缺乏韧性,亟待加快完善。

一是铁路仍需补短板提效能。建成及在建高速铁路技术标准偏低,缺少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与呼包鄂榆、山西中部等周边城市群仍未实现高速铁路联系;南部山区缺乏高(快)速铁路覆盖。包兰、宝中、太中银等铁路技术等级不高,全区铁路复线率仅为33.8%,降低了铁路通行能力和可靠性。专用铁路网络缺口较大,对物流园区、工矿企业的支撑不足。二是公路网络仍需强韧性促衔接。部分高速公路骨干通道可靠性不足,高速公路省际出口仍需增加,南部山区快速干线公路横向连接不够完善,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混行干扰、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不畅仍然普遍。三是城市道路仍需优结构畅循环。城市道路级配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次干道、支路等微循环交通发展缓慢,加重城市“主动脉”运行压力。

2.综合枢纽功能尚未健全,亟待持续优化。

一是机场集散能力不高。“一干两支”机场的设施容量不足,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银川机场辐射作用有限,联系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的航线仍有加密空间,国际航线不足,尚未形成稳定的立体化开放通道,固原、中卫机场规模偏小,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不明显。二是陆路枢纽总体能力有限。铁路货运枢纽集散能力亟待强化,铁路运输组织能力不足,中欧班列辐射范围和开行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多式联运的灵活机动水平不高;综合客运枢纽多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有待进一步强化,传统汽车客运站客运量萎缩明显,场站综合开发亟需加快创新。

3.保障要素支撑能力不高,亟待加快强化。

一是交通运输保障机制仍不健全。面向自治区内外部的“跨部门、跨方式、跨区域”综合交通协调机制,以及面向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安全生产各环节全过程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尚未建立。二是资金土地压力依然很大。财政对交通建设的配套资金有限,交通融资渠道单一,交通建设养护资金自筹能力差,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约束日趋紧张。三是科技创新应用亟需加大。我区综合交通运输进入提质增效发展阶段,亟需强化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先进信息技术赋能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刚刚起步,综合交通运输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以及智慧绿色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

(三)形势需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区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关键五年,也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时期。推动综合交通体系高质量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加快推进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补齐交通运输短板弱项,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需要综合交通网支撑引领。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宁夏的时代使命。推进先行区建设,必须适度超前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空则空,更加注重综合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协同推进,更加注重各种交通方式和不同区域之间的一体化统筹发展,更加注重交通运输通道综合化、立体化建设,更加注重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深度融合,促进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促进宁夏“一带三区”总体布局加快构建,为支撑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当好先行。

2.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需要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支撑拉动作用。

“十四五”时期,国家将实施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我区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必须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立足惠民生调结构,将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作为促投资、稳增长的有效手段,推进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推进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的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交通运输结构不断优化,支撑和促进重要产业要素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链条高效流通。

3.全面扩大高水平开放要求着力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开放性。

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促进国际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必须畅通开放渠道,深化交通运输开放合作,加快优化完善国际、省际、城际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增强高速铁路、国内国际航空运输能力,进一步深化与周边和国际发达经济体之间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与沿海港口沿边口岸合作,统筹稳定运行国际货运班列和航空货运,提高对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安全性、开放性、可靠性,实现国内外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高效流通,助力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4.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加快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绿色智慧化水平。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必须将绿色发展理念和低碳发展要求贯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全过程,推动交通运输在发展方式、能源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快交通运输新技术应用、新业态发展,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体系建设,推动数字化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输管理,提升交通运输服务针对性和精准性,着力增强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和智慧发展动力,更好的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交通需求,实现交通运输更加节能、更加智慧、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时代使命,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按照建设交通强国的总体要求,加快完善交通设施网络,全面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增强交通基础保障能力,提高交通运输整体效率,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提供支撑保障。

(二)基本原则。

服务大局、当好先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打造高效的交通基础网络和综合对外通道,在国家重大战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产业城镇布局、全面对外开放中充分发挥先行引领作用。

统筹协调、一体融合。坚持系统观念,强化交通运输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坚持优化存量与扩大增量相结合,提升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网络效应和整体效率,促进交通运输与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军民融合等协同融合。

集约节约、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交通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交通运输资源的高效整合和集约利用,促进交通运输领域低碳转型和绿色升级,深入推进绿色能源推广应用和交通运输绿色发展。

智慧提升、安全发展。坚持以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赋能交通运输发展,拓展先进技术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智能化水平,全面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性和可靠性,着力增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韧性。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具规模,交通网络韧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明显提升,全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铁路运营里程超过2000公里,高速铁路达到500公里以上,形成“三纵三横”骨架铁路网布局;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85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2400公里,全面建成“三环四纵六横”高速公路网;民航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每个地级市有1个—2个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每个县建成1个枢纽节点。全区运输网络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区域、城际、城市、城乡运输网络一体化成效显著,实现区内各城市30分钟通勤、银川至沿黄城市群各市1小时畅达、银川至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物流效率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极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力支撑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到2035年,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的覆盖更广泛、结构更优化、服务更优质、运行更智慧、发展更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全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交通运输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显著提升,绿色出行成为新风尚,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人民出行满意度大幅提高,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交通与相关产业全方位融合发展,综合交通运输支撑全区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

三、重点任务

(一)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设施网络体系。

建设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空中通道为主体的骨架交通网络,实现与国家快速骨架交通网的全面连接,对外综合运输通道能力显著增强;建设以城际铁路、国省干线为重点的城际交通网络,区内城际交通通达能力显著提高。

1.协同推进铁路三网融合。

积极推进高(快)速、普速等铁路建设,五个地级市全部通高(快)铁,全面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全区铁路网络可靠性和通行能力显著提升,铁路网密度达到3.13公里/百平方公里。

建设高速铁路网络。加快推进在建高速铁路建设,全线贯通中卫至兰州、包头至银川高速铁路,实现沿黄城市群与京津冀、兰州-西宁等城市群的快速连接,建成轨道上的沿黄城市群。推动银川至太原高铁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网规划,建设标准为双线时速350公里,力争“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形成宁夏与华北、华东地区间交流最便捷的大能力快速客运通道。

建设普速铁路网络。开工建设中卫至平凉铁路,推进包兰铁路银川至黄羊湾段、太中银铁路中卫至定边段等建设,提升普速铁路网络韧性,实现重点城市、产业布局集聚区、重点旅游区等铁路覆盖,满足对外安全快捷客运和大能力货运的需求。开工建设银川至巴彦浩特铁路,连接内蒙古策克、乌力吉等口岸,打通向北出境的快速通道。

建设铁路专用线网络。推进铁路专用线进企进厂进园,解决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难题,加密铁路专用线布局,促进“公转铁”提速。建设宁夏钢铁集团中卫热电、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等铁路专用线,发挥铁路专用线集疏运功能,提高园区竞争力;推进石嘴山煤炭交易中心等铁路专用线建设,有效衔接铁路干线网络,提升铁路通道运输能力,解决外煤入宁问题。建设宁夏宝瑞隆石化有限公司等铁路专用线,保障我区能源供应、企业原材料及产品运输,解决煤炭、矿石、化工产品等大宗货物运输问题,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专栏1铁路建设重点项目

高速铁路网络:建设中卫至兰州高铁、包头至银川高铁。推动银川至太原高铁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网发展规划,争取“十四五”开工建设。

普速铁路网络:实施中卫经固原至平凉、银川至巴彦浩特铁路项目,推进包兰铁路银川至黄羊湾段、太中银铁路中卫至定边段建设。

铁路专用线:重点建设宁夏钢铁集团中卫热电铁路、宁东铁路宋新庄至汪水塘铁路、国际公铁物流港、石嘴山煤炭交易中心、宁夏宝瑞隆石化有限公司等专用线。实施宁东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

2.加快完善公路网络布局。

实施高速公路网络优化工程、普通干线公路改造提质工程、农村公路改善延伸工程,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85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00公里,国家高速公路宁夏段全部贯通,普通国道、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96%和50%,“四好农村路”全面推进,“农村公路+产业”融合发展有序推进。

建设发达的高速公路网。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络,续建、新建高速公路580公里,实现我区东西南北每个方向至少有3个以上高速出口。建成银昆高速太阳山开发区至彭阳段、乌玛高速青铜峡至中卫段等国家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乌玛高速石嘴山至惠农段,全面贯通国家高速公路宁夏段。建设海原至平川、吴灵青北环等项目,推动建设地方高速公路联络线。发挥高速公路联动效应,扩大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建设完善的国省干线公路网。推进国省干线公路网提档升级,实施超期服役路段、城镇过境拥堵路段升级改造,实施G338线中宁至中卫段等国省道项目改造,实施普通国省干线升级改造1200公里,提高普通国省干线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建成中卫下河沿等黄河公路大桥,提高国省干线公路服务水平,促进区域商贸和产业合作交流。

建设广泛的农村公路基础网。加快推动县乡农村公路升级改造,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实现所有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扩大农村公路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建设,提高安全水平和抗灾能力。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激活内需。推动“交通+产业”融合发展,围绕葡萄酒、枸杞、肉牛和滩羊、奶产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建设一批旅游路、产业路,打造一批漫游交通网络系统、主题旅游线路系统,加快连接重要能源产业基地、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特色旅游村、乡村旅游示范点、民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助力九大重点产业发展,支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围绕支撑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高质量的空间布局,打造精品旅游路,开发观光小火车等交通旅游项目,促进“快进漫游”交通网络和“游、品、购、娱”文化旅游体系有机融合。

专栏2公路建设重点项目

高速公路:重点建设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青铜峡至中卫段、银昆高速太阳山开发区至彭阳段、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惠农至石嘴山段、乌海至银川高速公路银川南绕城段、S50海原至平川、S20吴灵青北环、S35石空至恩和、S50寨科至海兴段等项目。

国省干线公路:实施G338线中宁至中卫段、G334线李旺至同心段、G109线惠农至黄渠桥段等普通国省道改造项目,建设省道205线中卫下河沿等黄河公路大桥。

农村公路: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现所有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围绕葡萄酒、枸杞、肉牛和滩羊、奶产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建设一批旅游路、产业路。

3.增强航空运输保障能力。

全方位推进空中枢纽建设,优化完善航线网络布局,强化空中对外通道,提升航空辐射能力,构建空地一体运输体系,“一干两支”机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通用机场有序发展,“十四五”末全区旅客吞吐量达到1500万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达到9万吨以上。

大力发展运输航空。推进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实施中卫沙坡头机场、固原六盘山机场二期改扩建项目,打造“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积极拓展国际国内客货航线网络,打造“一带一路”空中通道,稳定运营迪拜、香港等航线,开拓与自治区发展战略意义重大、经济关联性强、旅游需求旺盛和文化交流密切的客、货运国际航线。加密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城市群枢纽机场及国内旅游城市、重要城市的航线航班,提高直飞比例,完善中卫、固原机场航线网络,引导航空公司开通或加密区域性发展战略航线。建成宁夏国际邮件互换局,实现国际快件在宁夏分拨。争取国内航空运输企业在银川设立基地,成立分公司或者子公司。大力发展临空经济、跨境电商、航空物流等产业,建设临空产业聚集区,壮大航空港经济规模。

有序发展通用航空。推进通用航空科学合理布局建设,新建红寺堡、同心、泾源等地通用机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突出通用航空交通服务功能,大力培育通用航空市场,鼓励发展公务航空,适应个性化、高效率的出行需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扩大通用航空在航空培训、航空会展贸易、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农林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促进通用航空与旅游、体育、互联网以及创意经济的融合发展,引领新兴大众消费。推动低空空域改革试点,探索开展计划报备、飞行情报和气象信息等“一站式”服务,强化航空器管控,维护好空中飞行秩序。

专栏3航空运输重点项目

运输机场: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四期改扩建项目,新建20万平方米航站楼、3600米第二跑道、两条平行滑行道和综合交通中心、货运库等辅助设施。推进中卫沙坡头机场、固原六盘山机场二期改扩建项目,分别新建约1.4万平方米航站楼、五部登机桥,扩建停机坪、新增远机位,以及物流、通航、办公等配套设施。

通用机场:新建红寺堡、同心、泾源等通用机场。

4.促进城市交通协同发展。

加强干线公路和城市道路高效衔接,系统优化进出城道路网络,推动规划建设统筹和管理协同,减少对城市的分割和干扰。持续优化城市内部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级配结构,打造城市快速通道,畅通城市内部道路微循环体系,提高道路通达性和通畅性,优化完善城市绿道网络,提升城市人行道及自行车专用道水平。有序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管理,完善公交场站配置,提高场站服务能力,鼓励公交场站用地综合开发。完善城市停车设施和管理政策,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运用政策法规和停车价格调控,降低城市中心区停车需求压力。推进银川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开展客流预测、客流走廊识别、轨道线网和建设规划等工作。推进银新铁路改造建设有轨电车项目。

专栏4城市交通重点项目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城市快速通道建设项目、城市道路建设及改造项目、城市人行道及自行车专用道、城市停车场建设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开展银川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和建设规划等工作。推进银新铁路改造建设有轨电车项目。

5.统筹推进水运管道建设。

大力推进国家级干线和支线建设,重点推进西气东输三线、四线等国家项目建设,切实增强西气东输能源枢纽作用。推进银川至吴忠、银川至石嘴山、盐池至银川等天然气管道建设,推动石嘴山、银川、吴忠管网互联互通。推进天然气管线向海原、泾源、隆德等未通气县延伸,进一步优化完善天然气管网,提高我区天然气供给和保障能力。重点实施黄河宁夏中卫沙坡头枢纽至中宁县白马乡段航运建设工程项目,积极推动黄河银川段、石嘴山段、吴忠段水运项目。强化黄河生态保护的同时,科学发展水上旅游客运,创新发展旅游航道及水上旅游产品,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进一步提升宁夏知名度,促进宁夏水路运输与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

专栏5管道和水运建设重点项目

管道项目:重点推进西气东输三线、四线等国家项目建设,切实增强西气东输能源枢纽作用。推进银川至吴忠、银川至石嘴山、盐池至银川等天然气管道建设,推动石嘴山、银川、吴忠管网互联互通。推进天然气管线向海原、泾源、隆德等未通气县延伸。

水运项目:重点实施黄河宁夏中卫沙坡头枢纽至中宁县白马乡段航运建设工程项目,积极推动黄河银川段、石嘴山段、吴忠段水运二期项目。

(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科学编制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以银川都市圈为核心引领、中卫和固原为两极带动、县级节点为多点支撑,覆盖全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银川、中卫建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吴忠、石嘴山、固原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1.强化全国性综合枢纽引领作用。

大力推进银川、中卫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客货运枢纽场站功能,积极拓展对内和对外集疏运范围、强度。完善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中转设施和服务流程,确保机场的适航性,提升区域航空枢纽功能。提升完善银川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实施银川火车站西站房改扩建,规划建设银川东站高铁站。依托银川保税区,完善提升银川航空口岸和银川公铁国际物流港功能,积极推动银川铁路口岸临时开放,将银川打造成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区域性联运配送中心。支持中卫建设区域型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将中卫打造成区域性的铁路物流中心,完善中卫高铁站客运枢纽功能,实施中卫火车站改造,支持中卫迎水桥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推动中卫区域性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基地建设。

2.提升区域性综合枢纽带动作用。

积极推进吴忠、石嘴山、固原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完善客货运枢纽场站功能,充分发挥区域枢纽带动作用。完善提升吴忠高铁站客运枢纽功能,推进吴忠市建设鲜活农产品物流集散基地。新建石嘴山高铁站,将石嘴山建成区域性综合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基地,推动惠农口岸和石嘴山保税物流中心(B型)联动发展。继续推进固原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建设,改扩建固原火车站,提升综合客运枢纽功能,探索开展空港物流园规划建设,为开展公铁多式联运提供支撑。推进惠农、沙坡头、宁东、太阳山、红寺堡、中宁等区县客货枢纽场站建设,充分发挥“多点支撑”的作用。鼓励发展集客运、邮政、农村物流、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乡镇综合型运输站点,促进城乡双向流通。进一步强化各类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大幅提高综合运输效率。

专栏6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重点项目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完善银川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实施银川火车站西站房改扩建,规划建设银川东站高铁站。完善提升银川航空口岸和银川公铁国际物流港功能,支持银川申报建设铁路口岸。中卫火车站改造,中卫迎水桥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

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完善提升吴忠高铁站客运枢纽功能,新建石嘴山高铁站,推动惠农口岸和石嘴山保税物流中心(B型)联动发展。固原火车站改扩建。推进惠农、沙坡头区、宁东、太阳山、红寺堡、中宁等区县客货枢纽场站建设。

(三)培育高品质的运输服务体系。

多模式、多层次、高品质的客运服务网络和一体化货运物流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集约化运输明显强化,大型钢铁企业、能源化工企业等重点企业铁路货运占比达到50%以上,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物流快递覆盖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大。推动物流设施和运输服务高效衔接,促进运输结构调整和效率提升,实现物流成本持续降低。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多模式交通系统协同发展进一步增强,“互联网+交通”共享出行新业态发展进一步规范,积极探索开展出行即服务建设,推动城际、城乡公交一体化快速发展,到2025年,基本实现沿黄城市群城际交通定制化、便捷化。

1.推进客运服务快捷高效。

扎实推进一体化出行服务,坚持“出行即服务”理念,加快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发展旅客联程运输,大胆创新一体化联运产品,实现各方式的票制互通、安检互认、信息共享、支付兼容。推动新建综合客运枢纽立体综合开发,集中布局各种运输方式,实现各种客运方式共享空间,最大化便捷公众出行,加强城市周边公路与城市道路高效对接,实现进出城市出行无差别。加快区域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银川都市圈、沿黄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和定制客运服务,构建便捷的通勤圈和生活圈,积极开展城乡客运改革创新,形成经营机制、运行规则等统一化、标准化的城乡客运服务。利用京兰高铁、银西高铁、宝中铁路富余运能,开行石嘴山—银川—吴忠、银川—中卫、中宁—固原城际铁路,力争到2025年实现五个地级市城际铁路全部联通。提升高速公路、国道等服务区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满足高品质出行需求。大力推进运输服务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强化交通网“快进慢游”功能,积极打造车票+门票等多样化、一体化旅游服务产品,探索推进通用航空与旅游融合发展。

2.推进国内货运便捷经济。

大力推进传统货运行业转型升级,主动拥抱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降本增效,提升服务质量。加大城市配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各城市积极建设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末端网点三级配送网络。鼓励发展商贸综合服务中心、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农村邮政物流设施、快件集散中心设施,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拓展“快递进村”服务范围和水平。发展“快递进厂”服务,引导快递企业与制造企业共同设计制造企业供应链流程,打造个性化、定制化供应链服务,推动邮政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强化冷链物流园区和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推动重要交通枢纽实现邮件快件集中安检、集中上机(车),加快推进高铁快递应用。

3.推进国际货运畅达可靠。

畅通对外开放通道,加快融入国家快速交通网络,提高与东南沿海城市及港口的通道连接层次,稳定运营直达天津港、青岛港、宁波港、上海港等沿海港口的定期班列,贯通东向出海开放大通道;加大与新欧亚大陆桥等7个我国陆路国际运输通道连接强度,畅通西向、北向出境开放大通道;推进中卫经重庆至北部湾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常态化运营,强化南向出海开放大通道。探索开通国际航空、国际班列跨境电商物流专线,推进运贸一体化,建设高效空中开放通道。推进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进一步扩大银川和中卫枢纽腹地范围,提升货源集结能力、规模和效率,建立稳定的跨境运输货源;加强双向货运组织,推动“重去重回”铁路班列,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对外开放陆路通道格局。

(四)打造综合高效的交通绿色体系。

绿色出行认可度显著提高,充电桩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在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物流配送等领域推广使用,各地级市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普及率显著提高。全面落实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任务,交通基础设施与国土空间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匹配显著提升,生态化交通设施网络和运输网络建设明显。

1.构建城市绿色交通体系。

坚持正确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推进从“被动适应”发展向“主动引领”发展转变,坚持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念,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财政、用地、智能化等扶持政策,建立城市交通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协同发展机制,通过打造交通走廊和综合枢纽,主动引领城镇空间结构和发展布局,加快构建与城市功能和形象相匹配的城市交通体系。持续优化城市内部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级配结构,畅通城市内部道路微循环体系,提高道路通达性和通畅性,建设城市绿道网络。因地制宜构建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统、地面公交、微循环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城市多元化绿色出行系统,鼓励和优先发展大运量、集约化、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因地制宜发展需求响应型公交出行服务,合理引导和控制个体化、高能耗的供给。

2.建设绿色现代物流体系。

加强绿色物流体系规划引导,国土空间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等充分论证和精准分析物流设施建设需求,科学组织物流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促进不同层级物流网点的协同配合,提高运行效率。提高物流组织标准化水平,合理组织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提升揽收、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的自动化水平,推动仓储配送与快递包装绿色化发展。创新运营组织模式,鼓励发展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集约化运输组织模式,提高城市货运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能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支持物流企业规模化发展,扶持一批管理高效、服务优质的骨干物流企业,鼓励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升级。加强快递配送车辆的交通管理,规范交通行为,提高安全运行水平。

3.提升绿色集约发展水平。

积极推进绿色铁路、绿色机场、绿色公路建设,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创新运输组织模式,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大力发展公铁、海铁多式联运,形成以铁路为主的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格局。推进老旧车辆淘汰和高排放柴油车治理,强化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在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物流配送与机场等领域推广使用,提高工矿企业绿色运输份额,加强充电加气设施规划与建设,科学推进银川市一体化绿色交通建设项目。加快轻量化挂车推广应用,推广智能仓储配送设备应用。加强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清洁能源装备设施更新利用和废旧建材再生利用,深化沙漠腹地高速公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建设银昆高速绿色示范公路,推进自融冰雪路面技术和钢渣回收利用技术在公路和道路建设中的应用,打造绿色交通特色品牌。

(五)推进交通运输安全智慧体系。

交通运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基础设施+运输服务+数据信息”三网加速融合,交通运行监管服务与应急指挥中心、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等逐步完善,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得到积极探索应用。

1.推进智慧交通设施建设。

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推进泛在感知设施、先进传输网络、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覆盖,积极开展智慧公路、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慧枢纽示范建设,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感知系统,增强关键路段、主要设施、重要节点全生命周期运行状态监测能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准分析和精准管理。支持青银高速机场段等智慧高速试点路段项目、银川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项目、智慧机场试点示范项目,推广公路智能化管理、交通信号联动、公交优先通行控制。

2.实施综合交通智慧管理。

积极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数字化进程,深化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整合和信息共享,强化交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促进综合交通管理理念、模式和手段创新,建设交通地理信息平台,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水平和监管能力,实现集各种交通方式“一张图”管理。推进“宁夏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宁夏高速公路运行监测系统”“宁夏公路网运行监测系统”“宁夏公安智能交通”等项目建设,开展综合交通行政管理、综合运输服务、营运车船动态监管、交通安全保障应急处置等领域的智慧管理与运营,为规划建设、行业监管、监测预警、趋势研判、政策制定及效果评估等提供决策支撑。

3.开展综合运输智慧服务。

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建设,在公众出行、货运物流、国际运输等领域开展智慧运输服务示范工程,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加强对综合交通运行状态的监测、分析和预判,提供便捷、准确的综合运输智慧服务,引导公众便捷、智能出行。构建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政府和交通企业信息资源的双向交互机制。积极培育特色智慧交通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智能产品和智慧服务。

4.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建立健全行业系统安全风险和重点安全风险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多层级的综合运输应急装备物资和运力储备体系,完善科学协调的综合交通应急运输保障预案体系。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监测,加强交通运输安全信息互联共享,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体系,完善数据采集、检测诊断、维修处治体系建设,加强长期性能观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多方式协同、多主体参与的交通运输综合应急管理机制,形成高效联动、协同推进的交通安全监管体系。积极开展交通运输行业信用管理和企业经营评估,强化安全生产监管。

专栏7智慧交通建设重点项目

智慧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推进智慧公路、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慧枢纽示范建设,支持青银高速机场段等智慧高速试点路段项目、银川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项目、我区智慧机场试点示范项目。

安全交通建设:加强交通运输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构建应急运输大数据中心,构建快速通达、衔接有力、功能适配、安全可靠的综合交通应急运输网络。建立健全行业系统安全风险和重点安全风险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多层级的综合运输应急装备物资和运力储备体系。

综合交通智慧管理:建设交通地理信息平台,推进“宁夏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宁夏高速公路运行监测系统”“宁夏公路网运行监测系统”“宁夏公安智能交通”等项目建设,开展综合交通行政管理、综合运输服务、营运车船动态监管、交通安全保障应急处置等领域的智慧管理与运营。

综合运输智慧服务: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建设,在公众出行、货运物流、国际运输等领域开展智慧运输服务示范工程。

四、保障措施

坚持党对交通运输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领导,加强组织协调、要素支撑、人才保障,做好评估督导,确保规划有力有序实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健全实施协调推进机制,强化部门协调和上下联动,统筹推进重大设施统一规划、重大项目协调布局、重大改革任务,做好本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衔接,扎实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紧密结合发展实际,细化落实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确保规划有力有效落实。

(二)强化要素支撑。

加强资金政策保障,加大政府投资对交通建设、设施养护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枢纽场站及其周边用地综合开发,建立收益反哺机制,探索开展交通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资金(REITS)试点。主动适应用地严监管要求,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和选址,统筹铁路、公路、民航等各领域用地,将用地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建立交通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实施、监管“跨部门、跨区域”协同联动机制,对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用地开通“绿色通道”,确保交通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三)强化人才保障。

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人才体系建设,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及服务。依托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完善交通运输科技人才培育机制,持续提升交通运输人才队伍素质。健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交通运输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建设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的交通运输技能人才队伍。

(四)做好评估督导。

建立健全交通运输领域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评估制度,加强规划实施事中事后监管和动态分析,适时开展中期评估和建设项目后评估。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分阶段开展一体化建设的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

附件:1.宁夏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重点项目库

2. 宁夏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前期规划研究项目库

3. 宁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现状图

4.宁夏铁路“十四五”规划示意图

5. 宁夏高速公路“十四五”规划示意图

6. 宁夏国省干线“十四五”规划示意图

7. 宁夏综合交通枢纽“十四五”规划示意图

政策解读:《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一图读懂:《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图解

分享:

相关文章

未标题-1-01.png

RTAI 智慧城轨网  © 2021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苏ICP备20210343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