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交通大学川藏铁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宁滨院士任主任,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孙守光教授任副主任,川藏铁路研究中心秘书处挂靠科技处,处长荆涛教授任秘书长。
经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第二次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学校将投入1000万元以上(上不封顶)的经费用于川藏铁路重大专项,支持国家川藏铁路重大科技项目的前期预研工作。
北京交通大学因铁路而诞生,由铁路而发展,“爱路报国”的传统激励着北京交大师生投身于我国铁路发展建设。川藏铁路研究中心未来的成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将自身学科特色和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已成为解决交通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助力铁路六次大提速
1997-2007年,我国铁路进行了六次大提速。
北京交大科技工作者凭借扎实的科技创新能力,潜心研究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在主体化机车信号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标志性成果,为铁路六次大提速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学校参加完成的“时速250km动车组高速转向架及应用”项目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主要完成时速250公里动车组高速转向架结构可靠性研究
▲汪希时教授主持研究的“SJ型数字化通用式机车信号”,安装机车近2万台,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攻克重载铁路关键技术难关
学校科技工作者参加重载铁路技术研究,在铁路信号抗干扰、重载铁路无线通信、大轴重重载铁路关键技术、提速重载机车车辆关键部件可靠性评估等方面开展自主创新,为提升大秦铁路运力、缓解我国西煤东运能力紧张局面、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参加完成的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成套技术与应用项目,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攻克高原铁路世界性技术难题
学校全面参与青藏铁路技术攻关,突破冻土和通信两大难题,主持或主要承担“青藏铁路建设管理与调度指挥系统”“青藏铁路信息化”“高原冻土施工及生态保护”“青藏线无线移动通信及测控技术”“高原铁路运营组织”等项目近40项,为青藏铁路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持和智力保障。学校参加完成的“青藏铁路工程”项目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