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7-12分类:行业动态来源:铁路建设规划
【轨道交通网-RTAI 智慧城轨网-城市轨道交通门户网站讯】

全文如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内蒙古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30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制定自治区“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对指导“十四五”时期自治区铁路建设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落实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目标,推进自治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成就


“十三五”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内蒙古自治区加快推进重点铁路项目实施,铁路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和取得开工,建设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铁路网络规模快速扩张,路网质量明显改善,客货运量逐步提高,服务水平较大提升,铁路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铁实现“零”的突破,重点项目全面推进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全面加快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内蒙古首条高铁张呼高铁呼和浩特至乌兰察布段建成通车,内蒙古大草原实现高铁“零”的突破;张呼高铁全线、通新、赤喀高铁相继建成通车,呼和浩特、包头、通辽、赤峰等城市接入全国高铁网;集大原铁路开工建设,包银高铁、鄂榆延高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的呼南、京兰等高铁通道内蒙古段的建设均取得重要进展。目前,蒙西地区高速铁路骨架已初步呈现,自治区主要对外铁路通道实现大幅提速,呼和浩特至北京时间由原来的6.5h缩短至2.2h,缩短约4.3h,通辽至沈阳时间由原来5h,缩短至1.3h,缩短约4h,赤峰至沈阳时间由原来11h缩短至2h,缩短约9h,京沈高铁全线开通后蒙东地区进京时间大幅缩短,自治区主要城市逐渐融入周边城市群“2h经济圈”,高铁带来的便利和社会效应正逐步体现。


——普速干线铁路网进一步优化,路网规模稳步增长


“十三五”期间,呼鄂、浩吉、准朔铁路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自治区铁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区通道不断加强、东西通道提速扩能、口岸通道不断完善,普速路网基本形成“五横十纵,通疆达海”的格局。“十三五”期间,自治区铁路网规模创历史新高,“十三五末”,全区铁路营业里程1.48万公里,较2015年规模增长9.8%,占全国铁路网总营业里程比重达10.1%,稳居全国第一。


——外运通道日趋完善,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十三五”期间,浩吉铁路建成通车,蒙西地区形成了“北煤南运”新通道;准朔、多丰等一批重要铁路陆续建成,“西煤东运”通道不断加强,煤炭集疏运系统不断完善。自治区已形成浩吉、包西、包神、京包、大准、准朔、唐呼、赤大白-赤锦、巴新、通霍、滨洲等多条对外运输通道,外运通道总能力突破14亿吨,可充分满足煤炭及其他大宗货物运输需求。自治区推动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运输增量三年行动计划成效显著,全区煤炭铁路运输外运量约4.9亿吨,约占出区外运煤炭总量的80%,2017年-2019年铁路出区煤炭外运量年均增长约4.6%,铁路对国家能源安全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旅游铁路先行先试,创新品牌融合发展


旅游铁路规划落地,客运产品更加多样化。全域四季旅游铁路示范项目“呼伦贝尔”号旅游专列开通,填补国内铁路高端旅游市场空白,创新服务品牌助力自治区旅游经济发展。“草原之星”、“草原铁龙”等“草原号”旅游品牌系列产品上线,呼和浩特至锡林浩特、二连浩特、克什克腾、鄂尔多斯等地循环开行旅游专列,打造集吃、住、行、游一体化的观光移动平台,“铁路+旅游”创新融合发展,极大提升交通旅游体验水平。


——运输结构不断优化,绿色节能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全区在打赢“蓝天保卫战”,协调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落实“公转铁”政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十三五”期间全区铁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比重为37%,较“十二五”期间增长两个百分点。自治区积极推进煤炭集装箱运输,区内一批煤炭专用线、装车站进行环保改造,大宗货物清洁储运配送能力进一步提升。电化改造持续推进,集通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开工,滨洲线电化改造工程等扩能改造项目完工,铁路运能有效提升,铁路绿色更新换代逐步加快,铁路为节能减排提供有力支撑。以“外集内配、绿色联运”为主要特征的多式联运大力发展,铁路“微循环”进一步畅通,铁路在“绿色发展”上充分发挥了运输主力军作用。


——路网质量逐步提高,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路网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路网质量明显提高。“十三五”期间,全区时速250公里/小时及以上的高铁运营里程达404km,时速160公里/小时及以上的快速铁路运营里程达1307km。滨洲、通让、叶赤、通霍等既有铁路扩能改造完成,全区铁路电化率和复线率分别提高到45%和40%,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23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以人民满意为宗旨,坚持提速、扩能和升级并举,着力改善客运软硬件条件,草原动车从无到有,长白乌快速铁路扩能改造完成,自治区首条跨省160km/h动车组列车开通运行。张呼高铁开行“复兴号”动车组,呼鄂铁路、呼和浩特至太原间开行动车上线,旅行时间大幅缩短。特快列车增加班次,普速客车结构优化,运输服务质量明显增强。


——客货运量大幅增长,骨干作用明显加强


“十三五”期间,铁路运输的骨干地位更加明显。铁路货运量呈现大幅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区共完成铁路货运量38.6亿吨,较“十二五”期间增加了25.9%;铁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的比重分别为37%和50.7%,铁路在煤炭等大宗货运运输中起到骨干作用。“十三五”期间全区铁路完成客运量2.5亿人,较“十二五”期间增加了8.7%;铁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占全社会的比重分别为36.9%和63.4%,铁路承担中长途运输任务的比重逐年提高,在自治区运输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投资体制不断创新,保障机制高效运行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保持高位,重点项目投资541.74亿元。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自治区创新铁路投融资体制,成立了内蒙古高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打造高效铁路投资平台,铁路建设筹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下,自治区铁路领导小组统筹下,铁路投资管理体制持续改革,各地市积极配合,建设管理保障机制加强。集大原铁路项目推进速度快,各部门充分发挥“蒙古马”精神,体现铁路建设的“内蒙速度”,保障了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和高效运转。


第二节 存在问题


——高速铁路建设相对滞后,快速铁路通达不足


随着自治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民群众对出行的便捷性、舒适性和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自治区仅开通了张呼、赤喀和通新高铁,除集大原铁路在建外,其余路网规划高铁尚未纳入建设计划,全区高铁里程仅占全国0.9%,自治区内部已纳入国家规划的高速铁路项目建设相对滞后,对外高速铁路通道联系不足,与国家和周边区域高速路网联系不够紧密;蒙西、蒙东地区之间联系通道标准不高、速度不快,现状呼和浩特至乌兰浩特、海拉尔的铁路旅行时间分别长达19.8h和31.4h,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乌海、巴彦淖尔、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兴安盟、呼伦贝尔尚未有高铁连通,阿拉善盟首府尚未通铁路;蒙东地区各城市间缺乏快速铁路联系,赤峰等盟市与自治区首府联系不便;呼包鄂城市群“1h经济圈”尚未形成。


——路网覆盖不够均衡,蒙东路网标准偏低


目前,自治区部分旗县如武川县、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中旗、镶黄旗、扎赉特旗、突泉县等及部分口岸仍无铁路通达,难以适应区域均衡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部分普速铁路之间联络线尚未联通,与国家铁路网衔接不畅,互联互通仍有不足;既有铁路技术标准普遍较低,复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电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蒙东地区大部分铁路速度目标值较低,难以适应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


——集运系统不够完善,综合效益有待提升


随着外运通道的不断建成,部分通道集疏运尚不完善,相关矿区的开发、物流园区集疏运系统和专支线建设滞后,影响通道运能发挥;自治区现状有部分铁路存在富裕能力,部分新投产铁路能力尚未充分利用,仍有较大开发空间。既有铁路货运设施布局难以满足自治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难以满足“高铁快运”、“铁路冷链”等内蒙古特色产品“走出去”快捷货运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自治区现有整体旅游服务出行品质较低,既有铁路客运服务难以适应旅客高品质出行需要。因此,仍需充分发挥铁路资产效益、提高既有铁路能力利用率,运力供给需进一步优化。


——综合交通有待协调,综合枢纽有待加强


多年来,自治区铁路、公路、城市交通建设都取得较快发展,但仍存在部分项目投资主体不够融合,管理体制多元,效益不连通,与各铁路主体间路网衔接不畅,综合管理、协调难度加大。各运输系统间缺乏有机协调,运输网络和通道布局缺乏统筹,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不合理,旅客换乘和出行效率不高,运输管理制度和运营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接。因此,需加强各运输方式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枢纽节点运输周转效率和运输服务水平,真正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


第二章 形势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时期,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两个大局”的总体战略部署,国家战略和自治区总体部署的实施,均对自治区铁路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铁路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十四五”时期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变的关键起步期,铁路发展要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供多层次、人性化、高品质的运输服务,要构建现代高效、覆盖广泛、快捷融合、衔接顺畅的现代化铁路网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保障。


第二节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要求构建发达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


“十四五”时期是内蒙古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关键阶段,自治区要立足发展现状,从提质增效,均衡发展入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内外高效连通、盟市快速通达、旗县基本覆盖,枢纽衔接顺畅的覆盖广泛、顺畅便捷、经济高效、发达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通过增开“中欧班列”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建设有效供给、能力充沛、符合时代要求、顺应发展需求、让人民满意的高质量铁路网,建设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铁路绿色低碳发展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自治区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降低交通建设造成的生态影响,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十四五”时期,自治区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同时,提高铁路客货运市场份额,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绿色骨干优势,加强科技创新,支持铁路内电转换,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贯穿到铁路建设发展各个环节,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铁路绿色低碳发展。


第四节 打造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要求铁路继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省区,是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十四五”时期,国家深入实施国家重大战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要求铁路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补齐发展中的要素短板,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要加强口岸铁路后方通道建设,完善区域对内对外铁路通道,形成快速出区、内部畅通、通疆达海铁路网络格局,继续发挥铁路引领带动作用,并全面提升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发挥铁路在抢险救灾、应对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等方面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促进自治区形成外循环畅通、支撑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


第五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铁路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四五”时期自治区发展主线,要求自治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产业新动能,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铁路聚焦提质增效、补短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新需求,完善重点矿区、工矿企业铁路集疏运系统,着力解决铁路运输“前后一公里”问题,实现铁路干线运输与大型工矿企业、物流园区等的高效联通和无缝衔接。着力提升物流服务水平,补强多式联运衔接设施短板,为我国能源供需提供可靠、源源不断的运力保障。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能力,积极创新“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全域四季旅游铁路品牌,提高铁路旅游服务水平,加快形成自治区“铁路+旅游+网络”联动发展新格局。


第三章 规划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牢牢立足“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十四五”期间,加快高速铁路布局建设,形成以国家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相衔接、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以提质增效为重点,提升普速干线铁路质量,优化普速铁路层次,强化干线铁路互联互通;完善集疏运系统,提升既有煤运通道综合效益;加强口岸铁路建设,构建国际运输大通道;强化基础网络顺畅互联,构建枢纽衔接顺畅,绿色经济高效的现代化铁路网;加快铁路实现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升铁路客货运输服务质量,提高既有铁路使用效率;加强与物流、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全域四季旅游铁路发展;完善投融资平台,资金体制机制保障到位。为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为创建新时代“模范自治区”,建设“亮丽内蒙古”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二节 规划原则


提质增效,人民满意。从满足自治区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出发,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重点加快高速路网布局,优化快速路网结构,完善专支线铁路和集疏运系统发展,构建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现代化高质量铁路网。以人民满意为宗旨,着力提升铁路运输服务水平。正确处理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益,推动自治区铁路运输网络的转型升级。


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绿色交通理念,铁路布局与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减少土地占用,避让环境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守护好祖国边疆亮丽的风景线;支持铁路内电转换和铁路专用线建设,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贯穿到铁路建设发展的各个环节,努力实现铁路的绿色低碳发展。


补齐短板,均衡发展。深度融入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继续加快铁路均衡发展,适当扩大路网规模,重点解决高速铁路不成网、城际及快速铁路滞后、路网技术标准偏低等问题,打通路网瓶颈,补强交通短板;加快蒙东地区快速铁路建设,扩大铁路覆盖面,促进区域铁路网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呼包鄂一小时经济圈建设,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本着集约发展、经济高效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利用既有铁路运输能力,在满足客货运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铁路+”创新运输模式和服务产品,盘活既有路网闲置资源,提高铁路整体效益。准确把握自治区铁路基础设施供需矛盾特征,以国家战略和自治区战略发展为指引,优先安排重点发展地区、铁路建设薄弱地区和路网效益明显的铁路项目建设,实现铁路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


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依托内蒙古壮美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逐步完善的铁路运输网络,打造新型铁路运输服务生态圈,深入推进铁路运输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旅游客运服务;结合区情,枢纽城市要贯彻“多网融合”理念,盘活铁路枢纽周边土地资源;以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应用为突破口,赋能智慧铁路发展;切实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加快铁路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加强铁路与其他各种运输方式间有效衔接,充分发挥铁路在综合运输系统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强化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提升网络联通水平。完善铁路集疏运系统,加快公铁水联运系统建设,口岸支线铁路建设,打造现代化综合物流中心,推动多式联运发展,进一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加强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实现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与市域铁路、城市其他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高铁干线加快建设,城际铁路有序推进,快速路网逐步完善,集疏体系持续加强,短板弱项基本缓解,自治区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万公里左右,路网质量明显提升,路网覆盖更加均衡,运输保障安全可靠,运输服务经济高效。铁路将有效支撑国家战略,为推进自治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好局、服好务。


持续完善路网结构。继续加快推进高速铁路建设,优先安排“八纵八横”高铁通道中尚未实施项目,加快推进城际铁路建设,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1000公里左右;加强快速铁路网络布局,完善普速铁路干支系统,继续补强短板,加强薄弱环节、完善集疏系统、提高服务水平,普速铁路网络逐步完善,里程达到1.5万公里左右。


不断提升通达效率。完善自治区对外高速通道,重点推动出区进京、贯通东中西部高速铁路建设,基本形成以自治区首府为支点覆盖周边的高速铁路网,实现呼和浩特市与周边省会城市间2~4小时交通圈;加快推动呼包鄂1小时交通圈建设,满足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需要;扩大主要人口聚集区“动车组”覆盖,满足新时代自治区人民日益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出行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均衡路网覆盖范围。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服务需求,增加高速铁路公共服务的优势供给,扩大铁路网有效覆盖范围,高速铁路实现区内主要大中盟市覆盖,普速铁路基本实现区内各盟市以及资源富集区、主要货物集散地、重点城镇和主要口岸覆盖,有条件地区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铁路对区内旗县的覆盖率达到93%,高速铁路对50万以上城区人口城市的覆盖率达到75%,铁路在20万城区人口以上城市的覆盖率达到93%,基本实现运量150万吨以上企业专用线接入及覆盖比例达到85%。


提升路网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铁路的客货分担比率,保障骨干通道的运能运力,有效增强区域客运路网灵活通达性,提供覆盖广泛的铁路运输服务,扩大国际运输规模。积极实施电气化改造,电气化铁路规模达到7000公里以上;实施主要干线扩能改造,复线铁路规模达到5000公里以上,形成便捷高效的铁路物流网络。到2025年,自治区铁路运输占全方式客运量的份额达到45%以上,占全方式货运量的份额达到50%以上。


加快推进旅游铁路。根据自治区全域旅游规划,结合铁路运输网络规划,优化旅游铁路网络布局,围绕自治区重点旅游资源打造若干示范线路,提升旅游交通服务品质,带动旅游业蓬勃发展,探索出一条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显著的示范效应,为国内旅游业发展和铁路提质增效提供经验借鉴。


第四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落实交通强国使命,完善高速及城际铁路网建设


以完善国家中长期铁路网“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重点,形成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推动建设一批高速铁路项目,形成蒙西地区内部高速通道及与周边城市群的快速连通,实现呼包鄂榆城市群与太原、京津冀、中原、关中平原、成渝等城市群(圈)的快速联系;完善蒙东地区高速铁路网,实现蒙东地区与哈长城市群快速联系。利用既有、在建铁路开行城际列车,覆盖乌兰察布、巴彦淖尔、乌海和巴彦浩特,实现蒙西地区各盟府城际列车全覆盖。推动贯通东中西部集赤通长高速铁路研究,形成连接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贯通自治区东西的横向高速通道。


结转建成高速铁路项目3个,区内规模约548公里;规划建设高速铁路、城际项目4个,区内规模约595公里,其中“十四五”完成建设规模约57公里;规划前期研究项目5个,区内规模约1751公里。


normalTable ke-zeroborder"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56" style="width:566.8pt;background:white;border-collapse:collapse;">

高速铁路、城际重点项目


建成包头-银川、银川-巴彦浩特、集宁-大同-原平高速铁路;


建设包头-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榆林-延安、齐齐哈尔-海拉尔-满洲里齐海段等高速铁路;建设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城际铁路呼和浩特至新机场段;


推进集宁-赤峰-通辽-长春、呼和浩特-朔州-太原、呼和浩特-包头、通辽-乌兰浩特-齐齐哈尔、齐齐哈尔-海拉尔-满洲里海满段等高速铁路前期研究。


利用张呼高铁、包银高铁、巴银支线铁路开行城际列车。



第二节 强化战略支撑能力,提升干线路网质量


——不断提升路网质量


结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铁路加快内电转换要求,实施部分电气化改造,完善区内主要铁路电化成网;结合自治区合理增量需求,根据运输能力适应情况,实施部分铁路扩能改造,消除干线通道瓶颈,通过既有线路的技术改造,充分挖掘既有铁路线路潜能,实现铁路达速运输,满足自治区集约使用土地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形成便捷高效的铁路物流网络。


为增加边远地区盟市和民族地区人民共享铁路发展成果和现代化高品质运输服务,增强高品质列车覆盖,选择部分短期内无法建成高铁的盟市或旗县,通过改造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开行草原动车组客车,推动太锡、集通、白阿、富加等铁路开行动车组客车,提升草原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规划扩能改造项目10个,电化改造项目2个,区内规模约2425公里。


normalTable ke-zeroborder"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56" style="width:566.8pt;background:white;border-collapse:collapse;">

既有线改造重点项目


建成集通铁路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


实施太子城-锡林浩特铁路锡林浩特至黑城子段、正蓝旗-多伦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实施集宁-二连浩特铁路贲红至二连浩特段、白阿铁路乌兰浩特-阿尔山段、新上铁路新街-陶利庙段、临河-哈密铁路临河至红泉段、多伦-丰宁铁路、富加铁路、乌海-吉兰泰铁路、伊敏铁路、伊阿铁路、东乌铁路新建会让站等扩能改造项目;


推进西小召-金泉铁路、锡林浩特-二连浩特铁路、锡林浩特-乌兰浩特铁路、乌海-拉僧庙铁路电气化改造;东胜-乌海铁路、包头-神木铁路东胜至韩家村段、赤峰-叶柏寿铁路、包头-白云鄂博铁路、赤大白铁路等扩能改造工程研究。


开行动力集中动车组项目


太锡铁路、集通铁路、白阿铁路、富加铁路等。



——持续优化路网结构


以优化自治区主要干线铁路结构层次为目的,进一步完善全区铁路网骨架,在既有和在建铁路通道基础上,推动蒙东地区普速铁路主干线通道建设,实现东、中、西部交通运输协调发展;加强沿边通道建设,支持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交通运输发展,促进内外连通、通边达海的交通网络覆盖。


规划建设干线铁路项目6个,区内规模约1079公里,其中“十四五”完成建设规模约113公里;规划前期研究项目1个,区内规模约396公里。

normalTable ke-zeroborder"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56" style="width:566.8pt;background:white;border-collapse:collapse;">


路网干线铁路重点项目


建成太子城-锡林浩特黑城子至崇礼段、新街-上海庙铁路鄂托克前旗至上海庙段;


建设二连浩特-巴音花、酒泉-额济纳旗铁路东风南至额济纳旗段、阿尔山-珠斯花铁路、白音华-大板-赤峰铁路等铁路项目;


推进伊尔施-满洲里铁路前期研究。



第三节 提质增效补强短板,完善集疏运输体系


——加强路网支线建设


在路网干线逐步完善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开发、企业发展和物流园区规划,完善支线铁路建设,推进吉兰泰-查干德日斯铁路、本井-巴彦浩特等铁路项目前期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满足内蒙古资源开发的需要,实现主要干线铁路互联互通。


规划前期研究项目6个,区内规模约580公里。

normalTable ke-zeroborder"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56" style="width:566.8pt;background:white;border-collapse:collapse;">


路网支线联络线铁路重点项目


适时推进吉兰泰-查干德日斯铁路、本井-巴彦浩特铁路、巴彦浩特-中卫、金昌-阿拉善右旗铁路红沙岗-阿拉善右旗段、漠河-满归铁路、临河-锡尼北铁路前期研究。



——加快完善煤运通道集疏运系统


加快完善煤炭集疏运网络,充分发挥煤运通道能力,蒙西地区重点完善鄂尔多斯地区集疏运系统,增强地区煤炭、工业产品运输灵活性。蒙东地区重点完善锡林郭勒地区集疏运系统。


规划建设集疏运系统项目6个,区内规模约667公里,其中“十四五”完成建设规模约493公里;规划前期研究项目2个,区内规模约68公里。


normalTable ke-zeroborder"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56" style="width:566.8pt;background:white;border-collapse:collapse;">

集疏运系统重点项目


建成蒙西工业园-三北羊场铁路、东胜东-台格庙铁路、巴彦乌拉-扎布其尔(巴珠四期)铁路;


建设浩勒报吉北矿区集运线、大路西-马栅铁路、库伦-奈曼工业园区(甘库二期)铁路;


推进红进塔-暖水铁路、乌审旗-榆林铁路前期研究。



——加快专用铁路建设


继续落实“蓝天保卫战”、“公转铁”货运增量要求,规划专用线重点布局大宗货物年货运量在150万吨以上的矿区、工业企业和物流园区。按照“服务大局、需求导向、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有序推进”的原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安排专用线建设,“十四五”拟推进建设铁路专用线项目共计16个,规划研究专用线项目25个,中期根据建设实施情况适时调整。为满足主要煤矿、大型厂矿、物流园区等大宗货物及其他货物运输需求,满足地方发展的同时,为铁路干线集疏运量,形成干支有效衔接,促进多式联运的现代铁路集疏运体系。


——加快构建铁路物流体系


为充分发挥既有铁路运力资源,提高铁路在快捷货物运输中的市场竞争力,迫切需要按照现代物流的理念,通过有效整合既有区域货运设施资源,新建或改造一批集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等完整物流功能的综合物流中心,提升铁路综合物流服务水平。结合自治区沿边的地缘优势和煤炭等资源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加快铁路物流园区建设,提升铁路物流运营能力,提高运输效益,创新拓展铁路冷链物流、白货、危险品等多种模式产品运输。


第四节 支撑国家开放战略,推进口岸铁路建设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对蒙古国的口岸定位,结合与蒙工作推进的情况,优化口岸资源整合配置,努力推进国际大通道建设,完善口岸后方通道,构建互联周边、联通亚欧、辐射“一带一路”的铁路国际运输大通道,提升商贸流通、资源运输能力,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建设口岸铁路项目2个,区内规模约95公里;规划前期研究项目4个,区内规模约359公里。

normalTable ke-zeroborder"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56" style="width:566.8pt;background:white;border-collapse:collapse;">

口岸铁路重点项目


加强甘其毛都口岸、满都拉口岸、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等铁路通道建设;


建设巴珠铁路-珠恩嘎达布其口岸铁路联络线、莫尔道嘎-室韦口岸等项目;


推进苏宏图-乌力吉口岸、阿尔山-阿尔山口岸、阿日哈沙特-满洲里、海拉尔-黑山头铁路前期研究。


第五节 贯彻全域旅游理念,打造旅游铁路品牌


为支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旅游交通产品,自治区要充分发挥既有铁路富裕能力,结合全区旅游资源特征,利用既有普速铁路积极开行旅游列车。规划以呼和浩特为中心向自治区东西两翼发展,结合景区与铁路通道分布,逐步覆盖各盟市,形成包括大漠胡杨旅游线、浪漫三国(中、俄、蒙)边境旅游线、阴山探秘旅游体验线三条不同主题的慢游铁路线路。可扩大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铁路经营效益,激发转型发展新动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旅游需求新变化。


normalTable ke-zeroborder"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56" style="width:566.8pt;background:white;border-collapse:collapse;">

旅游铁路重点项目


建设大漠胡杨旅游线,利用既有京包、包兰、临哈铁路线,途经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额济纳旗;


浪漫三国(中、俄、蒙)边境旅游线,利用既有京包、集通、桑锡、锡乌、白阿、伊阿、伊敏、滨洲铁路,途经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锡林浩特-乌兰浩特-阿尔山-呼伦贝尔-满洲里;


阴山探秘旅游体验线,利用既有呼鄂、东乌、海拉、包兰铁路及在建巴彦浩特至银川铁路,途经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乌海-巴彦浩特。



第六节 协调综合交通系统,完善枢纽及地区配套工程


——建设综合客运枢纽


根据多网融合和交通一体化建设理念,结合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年度铁路网建设及铁路客运通道规划,全面提升呼和浩特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推进包头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和扩建呼和浩特、包头、集宁、锡林浩特、赤峰、通辽等铁路客运枢纽,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强化枢纽内外交通有机衔接,实现旅客“零换乘”。


——强化枢纽及地区配套设施


强化综合枢纽及地区建设。加强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优化完善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在建设综合客运枢纽的同时,结合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建设呼和浩特枢纽南绕线增建三四线、二连浩特口岸换装站升级改造等工程,建设集宁枢纽、大板地区、准格尔召地区、公乌素地区相关联络线工程。强化编组站以及大型货场等综合货运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客货运综合枢纽。利用高铁路网,适时开展高铁货运业务。研究探索利用中心城市既有铁路资源服务城市交通的模式。


建设综合配套设施。根据生产力布局调整和路网发展需要,建设跨区域服务的动车组维修基地、基础设施维修基地、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调度所等运营配套设施。加强铁路沿线、生产站段及铁路地区职工公寓、单身宿舍等配套设施建设,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


第五章 规划效果


第一节 路网规模


“十四五”期间,继续推进“十三五”结转项目;“十四五”开工重点新建项目18项,合计2436km,其中“十四五”建成7项,合计679km;同步安排既有线扩能改造、电化改造项目12项,新增专用线项目41项。


“十四五”期末,自治区铁路运营里程将达16057km,相较“十三五”期末增长1227km,其中高铁里程新增606km,普速新增622km。


表1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项目指标表

normalTable ke-zeroborder"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56" style="width:566.8pt;background:white;border-collapse:collapse;">

指标

单位

十三五

十四五

增幅

铁路营业里程

公里

14830

16057

+1227

#高铁、城际

公里

404

1010

+606

#普速

公里

14425

15047

+622

干线铁路营业里程

公里

11371

12089

+718

干线铁路复线里程

公里

4589

5356

+767

干线铁路复线率

%

40

44

+4

干线电气化里程

公里

5106

7213

+2107

干线电气化率

%

45

60

+15

路网密度

公里/万平方公里

125

136

+11


第二节 实施效果


通达时效明显提升。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至太原、西安、银川、兰州等城市旅行时间均缩短至4h以内;呼包鄂地区推进1h交通圈建设,蒙东部分地区与周边省会实现2h通达。


路网质量稳步提高。自治区铁路电气化率达到60%,增长15个百分点;铁路复线率达到44%,增长4个百分点。


路网覆盖更加均衡。在盟市首府铁路全覆盖的基础上,旗县覆盖率提升达到93.2%,高铁覆盖率为29.1%;蒙西地区盟市首府基本实现高速铁路全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铁路覆盖率达到93.1%,50万以上人口城市高铁覆盖率上升至75%。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协调机制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中央统筹、部门支持、自治区抓落实”总体要求,为规划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加强中央政府对自治区的财政转移力度,政府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强化自治区铁路建设和运营组织机构,加强沟通协调,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成立专班,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自治区要切实承担规划实施主体责任,做好宣传工作,各盟市抓好落实,明确推进机制,细化落实重点任务,落实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划分要求,积极推进“十四五”铁路建设,进一步研究出台推进铁路发展建设相关意见政策。开展规划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总结,加强规划实施的事中事后动态监测,根据落实情况及时动态调整。


第二节 深化研究论证


围绕重点规划项目,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协调加快推进拟开工项目前期工作。全区建立健全项目前期工作协调机制,加快办理前期铁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节能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专项审批(查)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规划项目早日实施。


第三节 拓宽筹资渠道


为保证规划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应充分贯彻落实分类建设,对于包鄂、鄂榆高铁等国家高速铁路网主通道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和总公司更多的资金支持,申请国家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财政贴息、铁路建设期及运营期税费返还等资金,通过政策支持和导向对高铁项目“输血”,探索低成本运输和多元经营的途径,塑造高铁经济新业态,释放新红利,蓄集新动能,促进内蒙全域旅游发展。提高项目建设科学决策水平,落实有关配套支持政策,统筹发展有效控制风险,进一步开放铁路投融资市场,高效利用资源,保证债务风险承受能力。以“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滚动发展”为原则,待铁路建设完成后,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法,创新投融资模式,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和财政支持力度,完善铁路建设投融资平台,落实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优惠政策。


第四节 强化人才保障


做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政策支持。加快符合自治区铁路发展需求的交通运输专业型、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强重点领域技术及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强化与交通专业智库和科研院所合作,做好国外智力引进工作,全面提升人力资本的支撑保障能力。



分享:

相关文章

未标题-1-01.png

RTAI 智慧城轨网  © 2021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苏ICP备20210343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