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畅想交通强国愿景,绿盟车载防火墙筑牢智慧城轨安全根基
背景
2020年3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出台,作为城轨行业首部交通强国建设的发展蓝图,为智慧城轨建设描绘出1-8-1-1的宏伟蓝图,城市轨道交通由此开始加速向网络化、自动化、智慧化发展。
《纲要》中明确:至2025年,开放式多网融合的列车网络及列车装备得到普遍应用,列车网络纳入城轨云网络安全等保体系。围绕城轨车载网络安全建设的大幕就此徐徐拉开。
智慧城轨车载网络安全需求
1、车地通信安全需求
车地通信是指车载网络中列车控制和监视系统(TCMS)和/或车载多媒体和远程信息化服务(OMTS)与地面设施进行双向远程通信。当前车地通信可供选择的无线传输技术主要有:TETRA、GSM、CDMA、3G、WLAN、WiMax、LTE等,随着车地通信对通信承载能力、抗干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新建城轨普遍采用LTE技术,用来承载乘客信息系统(PIS)、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等业务,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40座城市、130条以上线路选择LTE-M网络建设车地通信网。
车地通信系统由车载的通信部分移动通讯网关(MCG)和地面的通信部分地面通讯网关(GCG)两部分组成。MCG通常由天线、合路器、车载终端、防火墙等多个模块构成。
MCG安全措施不限于下表:
2、编组网安全需求
我国城轨列车一般采用6节编组(四动加两拖)或8节编组(六动加两拖)的连接方式,较少存在列车骨干网,编组网以多种编组网络技术(MVB、CAN或ECN)的组合应用为主。
编组网根据承载业务属性的不同,分为控制编组网和多媒体编组网。其中承载列车控制和监视系统(TCMS)的网络为控制编组网,承载车载多媒体和远程信息化服务(OMTS)的网络为多媒体编组网。
控制编组网与多媒体编组网之间通常存在数据交互,如列车索引信息通过TRDP-pd传输到多媒体编组网等,通常使用如下方式:两个网络共享一个编组网;两个网络通过路由器(具备防火墙功能)互联;两个网络通过应用层网关互联。
不同业务属性的网络互联,提高了城轨业务的智能化、自动化,同样带来了安全风险,控制编组网安全要求应优先按照封闭传输系统进行防护。
为智慧城轨而生:绿盟车载防火墙
1、产品概述
绿盟车载防火墙是在我国交通强国的时代愿景下,绿盟科技针对智慧城轨车载网络安全防护需求,全新打造的应对传统网络攻击和车载网络威胁的工业防火墙产品。该产品采用单通道并行处理架构,对工业协议数据包一次拆解时,不仅可实现各类应用协议(TRDP、Modbus、OPC、HTTP等)的深度解析,而且可同步实现工业病毒查杀、工业入侵防护、访问控制等功能。作为新一代的车载综合边界防护平台,该产品重点防护MCG、控制编组网与多媒体编组网边界,助力智慧城轨车载网络等保建设落地,为我国智慧城轨车载网络的边界安全提供全场景防护能力。
2、功能介绍
网络适应性
场景化防护
立体化防护
高可用
双机热备
3、防护架构图
车地通信防护架构图
对MCG进行安全加固,部署绿盟车载防火墙,实现车地访问控制、流量管控、抗DDoS、路由、VPN及专用协议RSSP防护等。
编组网防护架构图
将车载网络分层为控制编组网与多媒体编组网,控制编组网与多媒体编组网之间部署绿盟车载防火墙,对实现编组网间访问控制、流量管控和专用协议TRDP防护等。
总结
绿盟车载防火墙作为绿盟工业防火墙家族中一员,践行着为我国关键性基础设施的边界提供全场景防护能力的产品要求,以更懂车载网络、守护智慧城轨为己任,为智慧城轨的发展添砖加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