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轨道上的江苏”全面建成

发布时间:2022-08-15分类:行业动态来源:
【轨道交通网-RTAI 智慧城轨网-城市轨道交通门户网站讯】
👆🏻如果感觉对您有用,欢迎点击关注

这是一份截至目前系统性、前瞻性、政策性最为完整、十四五全国范围内出台最早的省级铁路政策性文件;


这也是一份构建轨道上的江苏的纲领性文件——


6月8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铁路发展的意见》,明确我省铁路发展的目标体系、重点任务、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提出要加快推进全省多层次铁路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和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安全高效、走在前列的现代化铁路强省。




顶层设计全面理顺铁路建设体制机制




 从补齐短板迈向先行示范,江苏铁路发展翻开新的篇章。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江苏将续建4个项目、新开工18个项目、实施扩能改造2个项目,且多集中在以我省为主建设的城际铁路项目上,呈现出鲜明的层次多、项目多、投资大、任务重的特点,现有的资金投入、资源供给及前期工作、建设、运营等体制机制等已不能适应新阶段的发展需求,亟需出台新的政策。

为适应新阶段的铁路发展要求,江苏重点研究建立或完善了规划引领、前期工作、建设管理、投融资、资源保障、综合开发等多项机制,很多措施和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是相对率先的。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丁军华介绍,如前期工作省市协同、建设管理分级负责、资金筹措省市共担、重大项目用地省级统筹保障、站城融合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等,充分体现了江苏以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江苏、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来引领和带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决心。


特别是在资金筹措上,《意见》不仅明确提出,加快研究制定我省主导建设铁路项目运营亏损补贴的政策、深化研究土地出让收益支持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设等政策、支持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铁路项目开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等一系列干货,而且新明确了城市群城际铁路、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和铁路专支线项目的出资原则。

省财政厅副厅长:师庆国


城市群城际铁路项目,以所在设区市和县(市、区)出资为主,省级原则上按资本金的30%出资。都市圈市域(郊)铁路项目,由所在设区市和县(市、区)负责;纳入国家规划且具有公共属性的铁路专支线项目,以所在设区市和县(市、区)投入为主,省级原则上按照总资本金扣除征地拆迁费用后的30%出资。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国臣


为优先保障重大铁路建设项目所需资源要素,省自然资源厅对列入国家和省重大项目清单的铁路项目及综合开发项目所需用地、用林计划给予保证,并对新开工的铁路项目在空间上予以全保障。



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陈志鹏


在生态资源保障方面,目前已制定技术指南,铁路项目按照指南,可以保证对生态环境影响达到最小程度,还可以通过技术上的补偿实现最大限度环境保护。



面向未来,江苏将最大化发挥省铁路建设领导小组议事协调机构作用,明晰和优化省政府定期会办、省铁路办牵头抓总、省发改委主抓铁路规划和项目审批、省铁路集团作为市场主体、省有关部门合力推动、地方政府全力以赴的组织保障体系。尤其是结合铁路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新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对外协调,总体上要求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按分工对口协调、有序协调,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形成合力。丁军华说,我省铁路发展的体系优势已然呈现。
 


明确轨道上的江苏建成时间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和重大民生工程,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江苏率先建成交通强省、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的重点攻坚领域。

十三五以来,我省铁路建设显著加快,轨道上的江苏实现重大突破,铁路在综合交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十三五铁路发展的成功实践,是十四五铁路发展赓续的事业基础,也为新一轮铁路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省铁路办主任陆永泉




从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十三五期间,徐宿淮盐、连淮扬镇、盐通、沪苏通一期等铁路建成通车,三纵四横铁路主骨架基本形成,12个设区市通高铁,设区市全部通动车。


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4204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15公里,较2015年增长158%,运营里程由全国第十四位跃升至全国第二位。



从铁路运输生产来看,十三五期间,我省铁路运输快速发展,铁路客运量由2015年的1.61亿人次提升至2019年的2.28亿人次,在营业性客运量中的占比由11.5%提升至18.7%;

铁路货运量由2015年的0.5亿吨提升至2019年的0.62亿吨,在综合货运量中的比例达到2.2%。

铁路客运服务更加便捷,基本实现省内设区市到南京2小时通达,设区市之间2.5小时通达。

预计十四五时期,高铁出行占比不断提升,铁路客运量年均增速约8.3%,在营业性客运量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4%,较2019年提升近15.5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我省累计完成铁路投资2238亿元,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比例由十二五时期的17.9%提升至35.6%,占比提高一倍。

进入十四五,建设交通强国、构建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都要求铁路进一步发挥好引擎、带动和服务功能,当好先行者中的先行。

十四五规划,不仅仅是在十三五基础上江苏铁路的延续与提升,也是一份未来五年交通发展的施工图。预计十四五时期,我省铁路建设累计投资高达4500亿元左右,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比例进一步提升。

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四五及今后,江苏将推动铁路发展四个转变,即在发展方向上由客运为主向客货并重转变,在体系布局上由高铁为主向高普并举转变,在建设重点上由干线为主向 多网融合转变,在治理能力上由建设为主向建设、运营、治理统筹推进转变。

在此基础上,《意见》明确,江苏将全力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和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安全高效、走在前列的现代化铁路强省。为达成目标,江苏将分两步走。


第一个阶段


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江苏。


即:高铁覆盖所有设区市和90%县级以上节点,实现省会南京与各设区市1.5小时通达、与长三角中心城市1小时通达,基本实现各设区市间2.5小时通达、各设区市与长三角中心区城市间3小时通达,宁镇扬、苏锡常、沪苏通率先形成1小时轨道交通圈。


铁路货运体系基本形成。



第二个阶段


到2035年,全面建成轨道上的江苏。


即:全面建成由高铁干线、城际铁路、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和货运铁路等组成的省域成网、拥江成环、外畅内密、功能互补、多网互联、站城融合、港(园)场协同的多层次现代化铁路网络,形成人悦其行、货优其流、分工合理、安全高效的铁路客货运体系。


实现95%县级以上节点高铁通达,其中50万以上人口城市(县)高铁全覆盖。

 


七个高部署铁路发展重点任务




‘十四五’规划中,按照我省铁路自主建设运营和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安排了网络融合、产业融合,区域融合等重点任务。省发改委副主任高清说。

记者注意到,《意见》体系性地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十四五全省铁路建设发展的重点任务,并用七个高进行了部署。

‘七个高’涵盖了铁路建设、枢纽打造、自主运营、绿色发展、产业协同发展等多个方面,统筹了高铁和普铁、客运和货运、线路和枢纽、建设和运营、铁路发展和产业协同等多个关系,既对未来一段时期江苏铁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作了系统描述,也为实践‘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作了积极探路。丁军华说。

高水平建设客运干线网

江苏着眼于高效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把干线铁路建成为密切区域合作、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通道。

高质量补齐城际和市域(郊)短板

着眼于建设具有世界级城市群特征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在继续加快国家干线和区域城际铁路建设的同时,突出加快城市群城际和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设

高标准打造综合客运枢纽

加快建设南京北站、苏州北站等一批以高铁站场为核心的综合客运枢纽,形成以六纵六横省级干线铁路为依托的设区市路网型区域客运枢纽,以及一批地区性客运枢纽,促进客站合理分工、便民悦行。

高效能构建货运体系

着眼于加快推进货运结构调整和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完善提升由货运通道、铁路专支线、货运枢纽、物流场站等共同组成的铁路货运网络。

高起点探索自主运营

统筹研究城市群城际铁路技术标准、规范、制式和运营模式,依托既有省、市铁路或城市轨道发展平台,加快组建区域性城际铁路运营公司和货运公司,推动形成城市群城际铁路的自主运营体系和货运最后一公里的总体运营体系,逐步构建起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沟通长江南北、覆盖扬子江城市群的拥江环湖自主运营网络。

高品质铸就美丽高铁

着眼于打造美丽江苏的交通样板,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于铁路建设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以一站一路一景为目标,从优化布局、优化设计、优化细节入手,打造生态环境新标杆和绿色高铁新示范,推动形成以新建铁路和铁路枢纽为主体的绿色生态长廊、文化展示走廊、安全运输通道、经济发展裙带和城市现代地标。

高效率带动产业发展

引导高铁沿线布局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铁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新车型、新设备的研制开发,进一步发展壮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拓展延伸轨道交通产业链,加快实现铁路建设和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可控化、关键产品自主化,鼓励我省铁路建设优先采购本土装备、信息通信、国产自控软件等产品。

 


四张网基础上推动多网融合



 
2016年省政府《意见》主要解决的是国家干线铁路尤其是高铁建设的问题,新的《意见》则体系性地描绘了高铁、城市群城际、都市圈市域(郊)、货运铁路四张网的蓝图,并明确提出在继续加快干线铁路建设的同时,把城际和市域(郊)作为未来一段时期我省铁路建设的主攻方向。陆永泉说。

四张网


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在我省的两纵两横为骨干,以区域城际铁路为延伸拓展,以省会南京为核心,以苏州南通、徐州、连云港为三极的六纵六横一核三极高速铁路网络;



以服务长三角中心区、扬子江城市群为主要目标的区域一体、衔接顺畅、站城融合的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络;



功能匹配、标准统一、便捷高效的都市圈市域(郊)铁路网络



由货运通道、铁路专支线、货运枢纽、物流场站等共同组成的铁路货运网。


一批铁路项目提上日程——为推动形成六纵六横一核三极干线铁路网络,江苏将加快建设沪苏通二期、沪苏湖铁路和南沿江、宁淮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沪渝蓉高铁江苏段(北沿江)、通苏嘉甬、潍坊至宿迁、宿迁至合肥、镇宣铁路镇江至溧阳段等国家干线铁路和盐泰锡常宜、宁宣、扬镇宁马、宁滁蚌、宜兴至湖州、宁杭二通道、上元门过江通道等区域城际铁路,谋划推进常州至泰州、新沂至淮安等一批新的项目。

江苏将推进既有货运铁路连线成网,实施宁芜、新长等干线铁路货运扩能改造,推动建设徐州至菏泽、连云港至临沂等货运铁路,统筹推进货运过江通道建设,促进形成三纵三横货运干线布局。加快建设沿江沿海重点港区等铁路专支线,打通铁路货运干线通道与重点港区的最后一公里。统筹推进徐州淮海国际陆港铁路项目建设,科学布局高铁快运基地,积极支持淮安等地高铁快运先行先试,优先发展多式联运,促进中欧班列提质增效,持续优化运输结构。


在突出加快城市群城际和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设方面,将开工建设(沪)苏锡常、如通苏湖、苏淀沪、水乡旅游线等城市群城际铁路,推动形成区域一体、衔接顺畅、站城融合的城际铁路网络。围绕提升都市圈中心城区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扎实有序推进一批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设,逐步形成功能匹配、标准统一、便捷高效的市域(郊)铁路网络。同时,积极推进城市群城际铁路和都市圈市域(郊)铁路互联互通。

展望未来,人悦其行、货优其流、分工合理、安全高效的多网融合铁路客货运体系渐行渐近。省铁路集团副总经理卢余权表示,今后,我省还将有望探索推进城市群城际和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公交化运营机制,实施一卡通一站式及月票、电子客票、刷脸进出站、智能引导、安检互认等便民服务。

出品 |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
主编 | 梅剑飞  编辑 | 田墨池
声明 |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
江苏为什么是航天大省?现在带你看看


数据新闻|全国642城将实现零门槛落户,对江苏影响几何?

深度剖析 | 肉价史无前例飙升背后的秘密,你真的知道吗?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分享:

相关文章

未标题-1-01.png

RTAI 智慧城轨网  © 2021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苏ICP备20210343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