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首台盾构“二公盾16号”在中山大学站顺利始发,这标志着6号线支线整体建设全面迈入新的阶段。
所谓盾构机就是沿隧洞轴线边向前推进边挖掘土壤的“地下先锋”。
当日首发的“二公盾16号”整机重达600t,总长达83m,开挖直径698cm,比常规盾构机直径大70cm,最大推进速度达到8cm/min,刀盘采用辐条+面板复合式设计,配置滚刀及切刀,专门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式地层施工,具有掘进速度快,利于环保综合效益高的优势。
而盾构机要面临的情况是:
中武区间长达1675.780m,地质条件复杂,包含强风化、中风化、全风化混合花岗岩及断层角砾,项目横穿公常路主干道,交通疏解难度大,高危管线多,迁改量大。
深圳地铁集团及参建单位高度重视、多措并举,专门的技术人员驻厂家监造
在出厂验收,组装下井,同时进行岗前培训并邀请专家进行施工评审,充分调集管理和技术优势,整合配置优质资源。
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盾构机的顺利始发,为6号线支线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而6号线支线的情况及进展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
预计2022年开通初期运营
地铁6号线支线起自光明区6号线翠湖站,止于深莞边界,线路全长6.13公里,是支持深莞一体化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基点工程,全线共设4座车站,其中高架站1座,地下站3座,4个站点:武汉大学站、中山大学站、新明医院站、翠湖站。
截至目前,6号线支线前期工程以及主体围护结构已全部完工,全线车站主体工程完成72%,4台盾构机已全部具备始发条件,中武区间左线盾构机及相关配套设备,已于12月5日全部下井,目前正在组装调试阶段,预计12月20日具备始发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