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强地铁!中国地铁规划与建设来了!

发布时间:2022-07-02分类:轨道交通科普来源: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
【轨道交通网-RTAI 智慧城轨网-城市轨道交通门户网站讯】
导语

开通一条地铁线路,是一个复杂缜密的大工程。在开通的过程中,要经历多个繁琐的程序,涉及40多个技术专业。一般来说,线路从规划到运营的程序是:线网规划—建设规划—预可(规划方案)—工可(工程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运营。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路从土建全面开工到开通试运营合理工期一般为4~5年,其中土建施工一般需要30到40个月,机电安装与调试需要12~18个月,系统联调及试运行需要6~7个月。


从全国情况来看,地铁实际工期受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同时受到征地拆迁、管迁调流等因素制约,目前全国地铁建设周期普遍为5~6年。具体按线路本身走向与建设情况而定。例如上海地铁11号线,整条路线的修建时间花费了9年之长,也是我国地铁线路修建中最长的一条,在这一条路中,共设立了38个站点地铁线路全长达到了82.4千米,是国内最长、世界最长的铁路路线


01
线网规划

规划一般包括线网规划与建设规划,线网规划是地铁建设的基石与根源,有了线网规划,才可能有后续工序。地铁线网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客流预测分析,充分考虑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选择方便市民出行、能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布局。


线网规划一般由规划院或专业咨询公司来做,时间在半年到1年左右,确定城市线网的规模、线网的形态、系统的制式、线路大的走行方向、车站布设、车辆、车辆段选址、联络线及工程总体投资。确定后上报审批,但无需国家发改委审批。


国家目前对修建地铁(大运量轨道交通)标准是人口大于300万,国内生产总值大于1000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大于100亿,客流规模单向高峰小时大于3万人。目前很多城市由于发展比较快,做过一轮建设后,都会再做线网修编等工作。


02
建设规划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近期建设的线路以及线路建设的时序,线路修建的必要性、建设线路的路由、敷设方式、车站布设、车辆段选址、工程筹划等方面。建设规划须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审查,联合住建部会签,最后由发改委批复并报国务院备案,才能正式开始后续工作。


编制好的建设规划及4个规划附件(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线网规划、轨道交通用地控制规划)由业主单位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评审,同时还要对线网规划中的客流预测结果进行评审,同时征求国家建设部意见,然后责成所在省建设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意见汇总汇签后上报发改委后由国务院审批。 做建设规划的同时还要做好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沿线土地利用规划、交通一体化和交通衔接规划等下位规划工作。确保轨道交通沿线用地能够较好地进行控制。


建设规划可由咨询公司或者设计院来做,一般时间半年到1年左右。


03
预可(规划方案)

在建设规划做的同时或之后,业主单位为了把握线路整体的情况,一般会委托设计院来做线路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研究线路的路由方案,车站的布置,车辆段的选址(与规划院配合)等工作,以及线路的一些重、难点工程的初步研究以及工程投资,给出推荐的整体方案供业主单位参考。在一些地方,预可报告也可作为项目意见书上报。时间大概在3个月到半年左右。


规划方案是对一些有可能上,但近期还没明确意见的线路做的前期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是线路路由、功能定位、沿线现状及规划情况、工程难点及控制点研究、(车辆选型)、行车与运营组织、车辆段选址等。供市ZF及沿线各区征求意见,有的地方没有规划方案这项工作。


04
工程可行性研究

建设规划完成后,每条线路就可以展开工可研究,工可研究阶段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其结论是国家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这是线路前期工作的最后一环,也是设计阶段开始的依据。主要确定两方面的工作:

01
一是线路的功能定位和建设必要性、紧迫性

这是工可报告重要的环节,要阐述清楚线路在线网中的作用以及建设的迫切性。线路的功能定位决定了线路的路由、敷设方式、车辆选型及编组、运营组织形式等主要方面,同时决定了系统的整体规模和工程投资。

02
技术可行性,线路科学性、经济性和可实施性。

线路专业需要确定线路的起、终点、线路走向、敷设方式、车站的合理布设等问题;


运营专业需要确定线路的运营组织模式及配线布设,车辆的编组等问题;


建筑专业需要对重点车站、换乘车站做相应的方案研究(基本稳定车站出入口、 风亭的位置),确定车站规模和占用土地情况,需要上报国土部审核;


结构专业需要对工程中的重、难点段进行方案研究,如下穿桥梁、铁路、重要设施等,上跨重要道路、铁路,特殊结构(穿山隧道、越江隧道、特大桥等)以及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车站及区间工法研究;


设备专业主要研究设备系统的选择及国产化率的提高以及控制中心及车辆段的资源共享问题;


车辆专业提供车辆的选择标准等;


经济专业要研究项目的投资以及经济效益等问题。


其余专业在工可阶段不太突出,当然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对本专业进行专业研究的仍需重点研究。

国产化情况也是目前工可编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与国家政策的符合性:国产化、环保、节能、安全等。


工可一般由业主单位直接委托或者通过竞标的形式来确定编制单位,一般都是设计院来做,也有由咨询公司来做的情况。该过程细致而又繁琐,有时需要几年的时间,如果工程可行性方案与建设规划差异太大,会有无法通过的风险,这样可能需要重新开展工作,做大量的外部条件的修改以及文件的重新编制。


05
设计阶段

设计包括了地铁建设的总体设计、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主要任务有五项:


01

进一步稳定线路车站方案;
02

确定各系统之间的接口;
03

统一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04

控制工程投资;
05

为施工单位提供图纸。


总体设计阶段是整个地铁工程建设周期中抓好设计工作的关键节点。总体设计阶段要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国家评审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外部条件,对工程的各专业系统进行深化、研究和技术方案的比较。确定工程的规模、设计原则、标准和技术要求,经业主组织审查批准后,作为下一步编制初步设计的依据。


这里要说一下业主主体的转变,前期工作一般都由专管前期的业主来主抓(如北京的京投或其他地方轨道指挥处的前期办公室),工可结束后就不再管后期的设计及施工,而是由建管单位来接手(根据各地情况不同而不同)。


总体设计中各专业的设计重点分别为:行车组织、车辆、线路、车站建筑、土建结构、机电设备专业系统、外部工程条件的落实,以及进行工程方案技术与经济的综合协调平衡以控制工程投资总额。


总体设计一般3个月,做完后交给业主单位审查,并组织外部专家进行评审,主要是在工可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案提出问题,及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初步设计阶段,是全线设计工作的开始,与总体设计相比,设计要更细致,方案要严格经过层层审核,出的图是正式的归档图,要各专业会签并晒蓝图。到了施工图设计阶段,线路路由和站位都基本确定,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规定设计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出图的任务。


06
施工阶段

地铁建设周期一般都比较长,施工基本流程为:施工准备—土建工程—轨道工程—供电工程—通信与信号系统—机电设备—购置车辆—车辆调试(冷滑、热滑、单项目调试、综合连调等)—试运营筹备—试运行—试运营等。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地铁车站的施工中一般采用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盾构法等,施工中还受到了地面建筑物、道路、城市交通、水文地质、资金等因素的影响。

01
地铁站的建设


依据城市规划,地铁车站一般会选择建在住宅区、商业区等主要客流集散点,方便市民出行。同时考虑土地利用、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便捷、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地铁站的建设通常会采用安全经济的明挖法,先建设地下围护结构,再由地面往地下开挖形成基坑,再搭建支撑梁防护,建造车站主体结构,形成一座地下车站。开挖前,需要处理影响施工的建筑、绿化和管线等,还要增加临时道路,以减少建设地铁时对交通出行的影响。

02
隧道的施工


地铁隧道大部分使用盾构法完成,盾构机利用强大的刀盘将泥土和石块削下,通过皮带传送和渣土车运出隧道,盾构机害怕孤石和溶洞,孤石损坏刀片,溶洞造成盾构机“栽头”。施工过程中还会面对上软下硬等各种特殊地质情况,需要施工团队因地制宜、提前处理。

03
基础设施建设


隧道完工后,将铺设轨道、接触网、通信等设施。之后安装机电设备、装修车站。在地铁线路的附近建设一座地铁车辆停放、维修及保养的车辆段,以及地铁控制指挥中心。轨道铺完,进行通水、通电、通路,场地平整,路面恢复,绿植和管线“回家”。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进行车站装修,包括:自动售检票设备、电扶梯、屏蔽门、动力来源、通信信号、综合监控、通风空调等。

07
试运行开通

地铁建设完成后,将进入试运行阶段。按照国家规定,一条地铁新线在开通试运营之前,须进行为期3个月的空载试运行,经过有关部门的相关验收及审批,整体系统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经过试运行检验合格后,地铁会进行一年时间的试运营,试运营开始时乘客就可以乘坐地铁了。


分享:

相关文章

未标题-1-01.png

RTAI 智慧城轨网  © 2021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苏ICP备20210343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