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7号线岚皋路至镇坪路站区间轨道改造顺利完成

发布时间:2022-03-01分类:轨道企业信息来源:上海地铁shmetro
【轨道交通网-RTAI 智慧城轨网-城市轨道交通门户网站讯】

受线路条件和列车运行条件的综合影响,7号线岚皋路站至镇坪路站区间浮置板道床地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设备安全冗余逐步下降。

微信图片_20220301103420.jpg

为彻底根治病害,工务分公司开展7号线岚皋路站至镇坪路站区间浮置板道床更新改造项目,历时11个月,项目主体施工已顺利完成,并在今年1月通过项目初验。

项目一阶段共计完成支承块整治5580块(其中浮置板地段5244块,旁通道现浇336块),扣件更换4242套,钢轨更换4042米,涂油器更换6台,改造的同时也更换了区间内的失效轨道设备,一举提升该区段设备的综合状态。

微信图片_20220301103423.jpg

据悉浮置板道床地段的支承块改造施工在上海地铁尚属首次,该类型的轨道设备改造难度较高,国内地铁行业也无可供参考的成熟案例。本项目的重点在于确保次日地铁运营不受影响的同时还要保证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又是一场地铁不停运“无感施工”战役。

为达成乘客角度的“无感”,对设备改造的要求只会更高。

微信图片_20220301103427.png

工务分公司在工艺验证以及跨专业协调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准备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在整治效果分析方面,在项目实施前安排振动测试,对轨道结构安全和钢弹簧浮置板的减振效果进行了数据采集,为项目整治效果判别的提供数据支持。

在保障运营安全方面,在施工曲线的上下股钢轨外侧安装激光位移传感器监控钢轨轨头的横向位移,控制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后轨道几何状态数据可靠,符合列车常规速度下安全通过的运营要求。

在指导轨道状态整改方向方面,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制定了弹簧浮置板钢轨动态健康状况容许偏差管理值,并引入Ⅰ级、Ⅱ级、Ⅲ级超限预警管理制度,对于超限数据进行实时反馈,及时指导现场轨道状态整改方向。
在隔振器受力研究方面,在每块浮置板隔振器处做测量基准点,记录浮置板顶升高度,同步确认浮置板隔振器荷载值是否合理。

在各项管理措施的加持下,最大程度确保施工全过程的轨道设备处于良好可控的技术状态,以平均单日完成46块支承块整治的工作量推进项目实施,较预定工期提前完成任务。

微信图片_20220301103431.jpg

同时,针对以往浮置板道床养护主要以目视检查为主,缺乏定量的规定与标准的情况,在本次浮置板道床调平工作中,引入隔振器测力环节,在确保隔振器无吊空的前提下,优化隔振器受力分布,提升浮置板道床稳定性,也为后续相应类型的施工与维护指导标准的制定积累现场实战经验与数据支撑。

分享:

相关文章

未标题-1-01.png

RTAI 智慧城轨网  © 2021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苏ICP备2021034379号-2